法兰克王国为何能成为后起之秀又为何昙花一

得白癜风怎么治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807/4673902.html

01导语

法兰克人原本是日耳曼人的一支,原本在莱茵河口一带过着原始氏族部落的生活,后来迁徙到了罗马帝国的周边地区,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与若干个蛮族王国瓜分了西罗马帝国的领土,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当时的法兰克王国是诸多蛮族王国中实力比较弱小、疆域也很小的一个国家。但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王国,在后来吞并了其他实力强劲的蛮族王国,成为西欧最强大的国家,完成了一次由弱到强的“逆袭”,不禁让人好奇背后的原因。

在分析法兰克王国强大的原因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法兰克人为何要迁徙,毕竟如果法兰克人不迁徙的话,我们也不可能看到他们之后取得的惊人成就了。

02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法兰克人迁徙到罗马帝国的周边地区?

内部原因最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经济因素,由于地理因素的影响,法兰克人作为游牧民族,本身获得的财富并不是很多,所以当财富不能满足他们自身的需要或者是想要掠夺更多财富时,包括法兰克人在内的日耳曼人开始到其他财富丰富的地区搜刮财富。

其次便是生存空间的限制,日耳曼人在原始社会后期人口不断增长,导致生活资源紧缺,民族内部矛盾丛生,当他们生活的地区已不能满足生存的需要的时候,便开始迁徙寻找新的适宜居住的地方。

·外部原因匈奴人的西迁是东西方一次大规模的横向互动。在四世纪时,匈奴人进入了欧洲,遇到了日耳曼人等诸多蛮族人,并将他们打败。为了不落入匈奴人的魔爪,包括法兰克人在内的蛮族人被迫迁徙,希望以此逃避匈奴人的攻击。就这样,他们逃到了罗马帝国的周围,这些蛮族人中有采用武力攻打罗马帝国,以此得到一席之地,使本民族生存下来,有的则寻求罗马帝国的庇护。当时的罗马帝国已经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两个国家。而这些蛮族人正好迁徙到了西罗马帝国的周围。法兰克人与西罗马帝国的关系也很微妙,亦敌亦友。不过总的来说,法兰克人在此地还是生存下来了。

其次是气候的变化,根据中国在同一时间段的气候变化,可以预测当时的欧洲也有可能处在寒冷期,恶劣的气候严重破坏了日耳曼人的生产生活的方式,所以他们被迫南下迁徙。

03包括法兰克在内的日耳曼人的迁徙产生了哪些影响?

日耳曼人摧毁了腐朽的西罗马帝国,为该地区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起到了“返老还童”的作用。这里的“返老还童”是个贬义词,它使优秀的罗马古典文明逐渐被蛮族王国的落后文明取代,这相当于是人类文明的倒退。破坏了西罗马帝国的生产制度,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这次迁徙相当于新兴制度产生的“催化剂”。为封建土地政策的实施扫清了障碍。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产生了冲突和互动,有利于这两种文明之间的交流,从而扩大了文化交流的范围。

04法兰克王国何以在众多蛮族王国中异军突起?

西罗马帝国由于内部矛盾和外部匈奴人入侵的影响,内外交困,再加上日耳曼人从中作梗,最终招致灭亡。在其灭亡后,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先后建立起若干个蛮族王国。主要的蛮族王国实力消长如下:

东哥特王国——存在了60多年之后被拜占庭帝国消灭,后又被伦巴德占领建立了伦巴德王国,最后被法兰克王国消灭。西哥特王国——后来被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人消灭汪达尔王国——后来被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人消灭法兰克王国——谨慎地扩张领土,到六世纪中期成为西欧最强大的国家。

由此可见,法兰克王国崛起的客观原因是颇具实力的东哥特王国、西哥特王国、汪达尔王国等国家被伦巴德人、拜占庭帝国、阿拉伯人持续打击,因此为法兰克王国的发展壮大争取了时间。

公元年,克洛维成为了法兰克王国的首领,开创了墨洛温王朝。法兰克王国能从弱势走向强盛,克洛维功不可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不断向外扩张领土:克洛维带领法兰克人消灭了北高卢人,开始统治这片土地,这成为法兰克人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之后克洛维以此为领土的资本建立了法兰克王国。信仰基督教: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克洛维竟然入乡随俗在罗马大教堂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礼,至此基督教会和法兰克王国形成了双赢的关系,基督教为法兰克王国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合法性,法兰克王国也促进基督教的推行。这样做不仅得到了高卢境内罗马教俗贵族的支持,也缓和了蛮族王国和罗马遗民的民族矛盾,有利于法兰克王国领土的扩张。铁血的政治手腕:就像中国古代的皇位之争一样,克洛维也用相似的手段来排除异己,将对其地位有威胁的家族成员斩杀殆尽。不仅如此,就连手下有功的将领也不放过。其政治手段的专制和血腥可见一斑。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使得法兰克王国的权力高度集中在他的手中,有利于他一系列政治政策和决策的实施,也暂时地巩固了王国的统一。维护贵族的既得利益:克洛维采用温和的手段来承认罗马贵族和高卢贵族的合法权益,从而获得了他们的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社会的秩序,巩固了自身的统治。

墨洛温王朝在克洛维死后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与教权结盟的加洛林王朝。从加洛林王朝前期到查理大帝在位时国家的版图到达极盛,他的国家也被称为“查理曼帝国”。而能达到如此成就的主要原因有:

“丕平献土”:矮子“丕平”在接受教皇的加冕后,取得了正统的国王地位。丕平为了报答教皇的恩情,两次出兵意大利保护教皇的领土,并将被征服的一些地区送给了教皇。此时的教权与王权结盟同样也是基于双方利益的需要。王权需要教权为其政权提供正统性,教权则需要借助王权的军事力量对抗入侵教皇国的人,以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前代的积累:在经历了前三代领土扩张的积累之后,查理大帝继续征战,先后打败了异教徒萨克森人,占领了安达卢斯、巴伐利亚等地区,疆域不断扩大。推行基督教:在被征服地区宣传基督教,统一精神信仰,使其在文化上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共同的意识。这极大地缓和了被征服地区和征服地区的矛盾。

05帝国为何昙花一现,由盛转衰?

正所谓“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查理曼帝国也不例外。首先前期无休止的扩张的确使它在形式上完成了统一,而且有“罗马帝国”的遗风,但由于疆域范围辽阔,疏于对统治地区的管理,使中央逐渐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以采邑制为例,虽然封臣最初在自己的领地上没有世袭权,但这也为帝国的分裂埋下了潜在的隐患。一旦中央有衰落的趋势,地方就会强大,获得土地的世袭权,逐渐形成割据势力与中央抗衡。

其次,日耳曼人有一个传统,当掌权者死后,他的儿子们可以将父亲掌控的领土分配开来。也就是说,在法兰克王国建立后,国家一直在分裂和统一之间徘徊,这极不利于一个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再次,王权内部的斗争也使帝国遭受重创,从而加速了帝国的瓦解和崩溃。在查理死后,他的子孙后代陷入了权力的争夺之中,最终签订了《凡尔登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查理曼帝国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最后,帝国不仅有内忧,还有外患。在帝国军事武力征服下,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各地经济文化联系弱,这无疑会对帝国统一的基础造成打击。各种自然灾害还有传染病的出现对帝国来说更是雪上加霜,由于地域广阔,民族众多,由于各民族之间的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生产方式的差异,再加上帝国不能进行有效地管理,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成为必然,矛盾的激化使得各地爆发了反对帝国的起义,而镇压这些起义使帝国元气大伤。外患包括外族人如阿拉伯人、维京人等入侵,这让帝国的大厦更加摇摇欲坠。

06结语

在“马上”建立的帝国马上分裂,法兰克王国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法兰克王国的崛起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木秀于林,风必催之”这条至理名言在其他蛮族王国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但偶然之中也蕴含着必然,法兰克王国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巧妙地隐藏自身实力,抓住时机壮大自己,在诸多蛮族王国的裂缝中求生存,图发展。

虽然军事的强大和精神信仰的统一确实可以促使一个国家发展壮大,走向辉煌,但政治统治和管理机构是否成熟,各地经济文化之间的交流互动,民族与社会矛盾是否尖锐等因素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统一的国家能否长期存在而不被分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4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