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国王查理曼,为何能获大帝称号
作为西欧历史上最为重要的王朝之一,加洛林在对于现如今西欧社会的形成曾经起到过重要作用。而加洛林王朝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之高的历史地位,其创始人矮子丕平固然有首创之功,但查理曼作为带领加洛林王朝走向鼎盛的人物,在这一过程中同样做出了旁人难以企及的巨大贡献。
也正是由于自身的一系列功绩以及受到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查理曼成功被加冕为大帝,成为现如今西方世界公认的欧洲之父。
一、查理曼大帝本身的功绩是其威信来源的基础
1、法兰克王国在其统治下快速扩张
当时间来到公元五世纪,曾经强大一时的罗马帝国此时已经逐渐走向衰弱,并在狄奥多西一世的安排下被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其中西边的被后世称为西罗马帝国,东边的则被后世称为东罗马帝国,也就是后来的拜占庭帝国。
西罗马帝国始一建立,就遭到了来自周围蛮族的频繁进攻,而东罗马帝国此时也忙于自己的战争无暇救援。最终,西罗马帝国在苟延残喘中延续了几十年后而走向灭亡,欧洲也由此转入中古时代。当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大地上再也没有一个政权能够完成对欧洲的统一,此时的欧洲陷入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相互混战的阶段。
正是在这种混乱的时代背景之下,由法兰克人建立的王国逐渐在现如今的法国南部地区崛起,并最终在历经墨洛温王朝、加洛林王朝的政权更迭后,迎来了查理曼的统治。事实上,在查理曼还未掌权之前,法兰克王国本身就已经处于一种对外扩张的状态,不仅对外先后战胜了弗里斯兰人、萨克森人等敌人的进攻,同时在文教方面也颇有建树。
尤其在其兄弟卡洛曼去世后,查理曼更是从法理上获得了对于整个国家的掌控权力。因此,查理曼在继位之时,所面对的是一个相当良好乃至绝佳的局面,这也为其之后对外扩张的成功实施打下了无比坚实的基础。
在意大利,查理曼平定了一直以来都以独立姿态存在的伦巴德,并且迫使居住在当地的萨克森人改信基督教。在欧洲东部,阿瓦尔人被查理曼击败;在欧洲西部,他又将现如今的西班牙地区作为边界。
因此,直到继位的数十年后,查理曼统治下的法兰克王国已经完成了当初连罗马帝国都未能完成的宏图大业,疆域和版图的扩大成为查理曼本人功绩的最佳宣告,其权威通过军事上的胜利得到了极大提升。同时,随着被征服地区越来越多的人口被直接纳入查理曼的管辖之中,这使其作为国王的势力也越来越大,受到来自其他贵族的掣肘则越来越小,真正做到了集大权于一身。
2、查理曼对于法兰克王国实施了良好的治理
虽然查理曼主要是靠军事带领法兰克王国走向了鼎盛,但这并不代表他在治理国家方面就毫无建树。查理曼十分注重对于法律制度的建设,早在公元七百八十五年,查理曼就在萨克森人接受自己的统治后命人在当地撰写了一部《萨克森法典》,三年后又颁布了修订过后的《阿拉曼尼法典》和《巴利伐亚法典》。
之后在自己的统治之下,查理曼始终注重对于法律条文的制定和修改,并且要求法官在审判之时摒弃之前以习惯法为标准的错误行为,这对于维护法律的权威来说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在严格且完善的法律制度之下,法兰克王国的社会得以以一个较为稳定的姿态运转。
除此之外,查理曼在文化事业方面的成就也值得一提。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当时的欧洲一下便在文化层面进入了一种黑暗的状态,因为当时包括法兰克人在内的一众民族在文化领域的建树实在是微小得有些可怜,这也是他们被称为蛮族的重要原因。
但是,在查理曼统治时期,他却十分注重对于文化事业发展的推动,不仅邀请欧洲各地的学者来到法兰克王国进行学术演讲,同时开办了诸多学校和图书馆,来加强整个国家内部的文化氛围。正是在查理曼统治时期,欧洲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文化复兴时期——卡洛林文艺复兴,这对于法兰克王国的发展来说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裨益。
二、当时的政治格局为查理曼称帝创造了环境
1、罗马教皇与法兰克王国之间的特殊关系
从法兰克王国建立开始,它就与罗马教皇之间建立了一种互相利用的同盟关系。在公元七百五十一年,随着当初拜占庭帝国在意大利地区的统治被伦巴德人推翻,一直以来作为欧洲基督教中心的罗马也因此与其他地区失去了联系,这对于教皇的威信来说是一个无比巨大的打击。
因此,为了夺回对于罗马的掌控,时任教皇的斯蒂芬二世专门不远万里地来到当时还处于墨洛温王朝统治下的法兰克王国,为查理曼的父亲丕平三世和查理曼进行了膏礼仪式,“为丕平通过教皇的答复或膏立来增加自己的王位合法性提供了舆论基础,为丕平与教皇建立直接联系铺平了道路。”
在这种情况下,丕平三世之后的篡位行为就具有了法理性基础,也使自己的王权蒙上了一层神圣性色彩。作为回报,他出兵平定了意大利的许多地方,并且将其中的部分地区交由教皇进行管辖。当查理曼继位后,伦巴德人更是被彻底平定,这对于教皇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好事。
另外,通过部分领土和特权的给予,查理曼和教皇之间的关系愈发亲密,甚至被其成为“意大利王”。直到此后的利奥三世成为教皇,由于身份的原因,他更需要来自查理曼的支持乃至保护以稳固自己的地位,两者之间的同盟关系自然变得更加紧密。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在查理曼具有足够实力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相比之下,当时的罗马教皇与拜占庭帝国之间的关系则要恶劣得多。虽然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已经是原罗马帝国的唯一正统,同时在名义上也一直保有来自教皇授予的皇帝称号。
但事实上,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拜占庭帝国无论是在语言、文化风俗还是在皇帝对待教皇的关系与处理上,都已经与罗马教皇之间产生了很深的间隙,并且随着拜占庭帝国的不断衰微,这种间隙越来越深。最终,当拜占庭帝国的女皇艾琳娜篡夺权力后,罗马教皇正式与拜占庭之间决裂,并且选择将皇帝头衔给予与他们关系更为亲密的查理曼。
2、阿拉伯帝国对法兰克王国也有支持
公元九世纪,阿拉伯帝国逐渐崛起,成为当时亚非大陆上最为强大的势力之一。早在倭马亚王朝时期,阿拉伯帝国的对外扩张行动就取得了极大成功,将埃及、西亚、北非、西班牙等地区都纳入其统治之中,印度河、比利牛斯山脉、撒哈拉沙漠更是成为其边界线。而对于屹立于地中海地区的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自然也不会放过。
虽然在数次的战役之后,阿拉伯帝国对于拜占庭的进攻以失败宣告结束,但这并不代表它就放弃了对于拜占庭的野心。同时,也正是在与拜占庭帝国的休战期间,阿拉伯帝国内部发生了一场剧烈的政治变动,原先执政的倭马亚王朝被阿拔斯王朝推翻,而西班牙地区则由此进入后倭马亚王朝的统治之中。
新执政的阿拔斯王朝对此虽然无法忍受。但如果双线作战,对阿拔斯王朝来说显然不利。于公元七百七十七年,阿拔斯王朝对查理曼发出了结盟的邀请,共同平定西班牙地区的叛乱。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军事行动中,查理曼手下的将领罗兰在战争中被杀,这对于两国的同盟关系来说无疑上了一层粘合剂。
因此,对阿拉伯帝国来说,支持查理曼称帝不仅仅是对于盟友的鼓励,同时也能够恶化法兰克王国与拜占庭帝国之间的关系,使自己处于一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状态。另外,阿拉伯帝国作为穆斯林群体,对于查理曼的支持也蒙上了一层宗教色彩,这对于其拉拢人心来说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加强了自己称帝的舆论基础。
三、总结
总的来说,查理曼之所以能够称帝,其本身出色的文治武功固然是极为重要的基础,但当时的政治格局却同样为其发起称帝行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在诸多势力错综复杂的交错之下,查理曼与其他势力之间出于争取自身利益的目的,最终达成了一种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
在这种关系之下,查理曼获得了来自教皇与阿拉伯帝国的大力支持,尤其教皇更是才具有授予皇帝头衔的资格,这都为查理曼进行后续的称帝活动提供了基础。
参考资料:
1、《查理曼加冕称帝研究》——刘源
2、《论查理曼时期的中央集权》——常志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