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8年之前法兰克王国和西班牙的领土之争

白癜风要忌什么 http://pf.39.net/bdfyy/bdflx/190322/6985661.html

公元8世纪中期,法兰克王国实现了从墨洛温王朝到加洛林王朝的更迭,阿拉伯世界经历了从倭马亚王朝到阿拔斯王朝的演变。随着阿拉伯帝国的领土扩张到地中海世界,加洛林王朝和后倭马亚王朝两股力量在伊比利亚半岛相遇。在不同时期,西班牙和法兰克王国的边界冲突不断,法兰克人将其南部地区作为抵御来自西班牙的入侵者北上的屏障,先后和西哥特人、穆斯林展开领土争夺战。

一、法兰克王国和西班牙的自然边界——比利牛斯山

比利牛斯山东西绵延公里,从东西两侧向中间隆起,横亘在西班牙和法兰克王国之间。坐落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由于受比利牛斯山的阻隔,形成了异于西欧其它地区的文化。按照山势的不同及气候的差异可将比利牛斯山分为东、中、西三段。从比斯开湾畔至松波特山口是西比利牛斯山区,高达米的顶峰——阿尼峰是法兰克王国和西班牙共享的山之脊梁。

大西洋西风给此地带来湿润的水汽、充沛的降水和葱郁的草木,巴斯克人多在此定居并延伸到西班牙一侧;自松波特山口至加龙河上游河谷属于比利牛斯山中段,此段山势高耸陡峭,平均海拔在三千米以上,人们极难从此处翻越;自加龙河上游至利翁湾南属于东比利牛斯山区,此段山体分叉众多且崎岖不平。由于此段山体背靠地中海,大西洋暖流受中央高地的阻挡难以到达此处,所以东比利牛斯山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法兰克王国的西班牙边区就建立在东比利牛斯山南侧到埃布罗河北侧之间地中海西海岸周围。

从山体南北两侧来看,比利牛斯山北侧山体面向阿基坦,山势形态张狂、崎岖险峻。发源于比利牛斯山中段的加龙河河水从陡峭的山间倾泻而下,迅速下泄到阿基坦平原,水大流急不便航行。自脱离比利牛斯山麓后,加龙河与宽敞肥沃的台地相伴,滋养了图卢兹、波尔多两大城市。比利牛斯山南侧面向西班牙,和北侧急剧下降的山体不同,南部山体为渐进式缓慢下降,一直降至埃布罗河谷。

埃布罗河河水滋养了潘普洛纳、萨拉戈萨等西班牙城市。伊比利亚半岛南端和北非仅一线之隔——直布罗陀海峡,西班牙成为欧洲西部地区和非洲之间的过渡地带。比利牛斯山地区是西班牙居民北上或法兰克人南下的一条必经的陆上通道,法兰克王国和西班牙之间的边界摩擦多发生在此山南北两侧附近。想要翻越高耸陡立的比利牛斯山实属不易,人们多从东西两端缓坡山地或是离得比较近的山口翻越此山。

比利牛斯山南侧的伊比利亚半岛融合了多种文明因素。腓尼基人、高卢-罗马人、汪达尔人、苏维汇人、西哥特人和穆斯林都曾在此地建立或长或短的统治。

从公元前3世纪到5世纪,罗马在伊比利亚半岛设立行省进行长达余年的统治。除北方山区未受影响外,整个半岛在很大程度上被罗马化和基督教化。5世纪,蛮族人像浪潮一样大规模地涌入日薄西山的西罗马帝国。年,西哥特人洗劫罗马,次年进入高卢地区。年,在西罗马皇帝的请求之下,西哥特人以罗马同盟军的身份进入西班牙,帮助西罗马帝国驱逐在伊比利亚半岛定居的汪达尔人和阿兰人。作为回报,西哥特人和西罗马皇帝签订条约,获得阿基坦地区,在此建立以图卢兹为首都的西哥特王国。

到5世纪中期,西哥特人把汪达尔人逼到北非,苏维汇人被迫躲到伊比利亚半岛的西北部。在西哥特国王尤里斯统治期间,西哥特人又征服了残余在伊比利亚半岛的高卢-罗马人,部分西哥特人定居西班牙,但此时尚未在此地确立起正式的统治地位。

二、法兰克王国和西哥特王国争夺的焦点——塞普提曼尼亚

对西哥特王国而言,比利牛斯山北部墨洛温王朝统治下的法兰克王国是其潜在的威胁。从年法兰克人在武耶战胜西哥特人开始,法兰克王国便对塞普提曼尼亚和比利牛斯山以南西哥特王国的领土产生了兴趣。为抵御法兰克军队的进攻,西哥特王国在塔拉戈纳设立了森严的军事防御体系。

塞普提曼尼亚是唯一一个位于比利牛斯山脉以北的西哥特王国行省,该地居民和生活在伊比利亚半岛的西哥特人之间存在某种隔阂。由于塞普提曼尼亚和西哥特王国的首都托莱多相距较远,而离日益强大的法兰克王国距离较近,受此地的影响较大。地理因素强化了塞普提曼尼亚地区的离心力,其世俗统治者和教会领主较倾向于向法兰克王国求助,从而反抗西哥特国王的权威。

据记载,在墨洛温王朝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国王希尔德贝尔特一世和克洛塔尔一世,曾应塞普提曼尼亚地区统治者的请求攻打过西哥特王国。和伊比利亚半岛的主教相比,塞普提曼尼亚的主教很少出席西哥特王国的宗教会议。该地主教经常找各种理由缺席会议,距离、天气、疾病、瘟疫,甚至是死亡或职位空缺都能成为他们的借口。

7世纪,西塞南德篡夺王位的行为以及公爵保罗的反叛行为证实了两地之间确实存在隔阂。据记载,西塞南德为篡夺西哥特王国的王位曾贿赂法兰克王国国王达戈伯特一世,达戈伯特一世和勃艮第联军攻打了西班牙。公爵保罗于年背叛了西哥特国王万巴自立为王,并寻求法兰克王国的支持。随着西哥特王国日益强大,法兰克人对西哥特王国内部事务的干涉逐步减少。

在塞普提曼尼亚和法兰克王国结盟的威胁下,历任西哥特国王尽力维持着伊比利亚半岛的统一。西哥特人不仅延续了西罗马帝国在此地的统治范围,也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了其统治政策。6世纪末,西哥特国王由阿里乌斯教改信正统的罗马教会。至此,西哥特王国实现了政治、领土和宗教三重意义上的正统。在伊比利亚半岛上,西哥特人的文明以塞维利亚的伊西多尔和托莱多的朱利安为代表。

西哥特王国以托莱多为首都,其君主政体使该王国政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行使中央政府的作用。西哥特王国的地方伯爵大部分出自高卢-罗马的权贵世家。他们以城镇为基础实行世俗化管理,负有财政和军事责任。城镇似乎成为西哥特王国治理的关键。西哥特人统治西班牙时期在半岛上建立的城市、郡县,编纂的法律和修建的要塞都为后来穆斯林征服者以及之后占据伊比利亚半岛东北角的法兰克王国征服者提供了方便。然而,8世纪初穆斯林对西班牙的入侵破坏了这种统一的局面。

三、法兰克王国和后倭马亚王朝敌对势力结盟的达成

法兰克人和穆斯林之间的较量除了以战争的形式进行直接对抗以外,法兰克王国还采用一种间接的对抗方式,即接受后倭马亚政权敌对势力的结盟邀请。后倭马亚王朝自建立之日起就面临内忧外患的双重困境。站在其对立面的有阿拔斯王朝及其派驻西班牙的总督,还有定居于西班牙的柏柏尔人等。

西班牙境内的柏柏尔人叛乱在8世纪30-40年代就已经存在。年柏柏尔人的领导者穆萨在塞尔达尼亚另立政权,穆萨的反叛为以后地方势力的造反开了先河。从年穆斯林势力在图尔之役中败于法兰克王国后,柏柏尔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冲突日益激化。西班牙的柏柏尔人对自己舍命作战却被分得北部山区的不毛之地,而较为平坦肥沃的山谷地区却落入阿拉伯人手中尤为不满。年,大马士革哈里发派叙利亚人镇压柏柏尔人在西班牙的叛乱,效忠于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的叙利亚人成为西班牙新的移民。新移民的到来加剧了西班牙动荡复杂的局面。在此期间西班牙总督更换了23次之多,穆斯林几乎停止了对比利牛斯山以北地区的进攻。法兰克王国和西班牙之间的边界冲突暂时得以缓和。

8世纪中期,面对阿拔斯王朝的屠杀,倭马亚王朝哈里发后裔阿卜杜·拉赫曼侥幸存活,逃命西班牙。西班牙总督优素福虽然名义上受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的统领,实际上自其上任以来,一直在该地区进行独立的统治。阿卜杜·拉赫曼登陆西班牙后,相继收服了南部的城市,优素福逃亡西班牙北部地区。虽然,阿卜杜·拉赫曼在西班牙南部建立以科尔多瓦为核心的政权。实际上,他的权力一直没有超出瓜达尔基维尔山谷。阿卜杜·拉赫曼几乎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来消除优素福对托莱多的控制,以及镇压柏柏尔人在伊比利亚半岛中部的叛乱。

后倭马亚王朝对立者之间实现联合的前提是各自的利益所向。首先,阿拔斯王朝哈里发视阿卜杜·拉赫曼为篡位者,从根本上不承认后倭马亚政权。其次,在西班牙境内,柏柏尔人谋求和阿拉伯人一样平等的地位或某种程度的自治,以和他们在征服西班牙过程中做出的贡献相称。再次,阿拔斯王朝派驻西班牙北部的总督,欲通过和柏柏尔人结盟的方式,更进一步地获得非洲柏柏尔人的援助,以切断后倭马亚王朝在地中海的势力。据记载,在丕平三世统治时期,阿拔斯王朝哈里发派伊本·阿拉比统治西班牙巴塞罗那,他十分渴望和丕平三世结成同盟。丕平三世和阿拔斯王朝哈里发就该问题进行商议,但是在尚未取得任何结果之前丕平三世就去世了。

总结

在查理曼继位后,伊本·阿拉比及其子孙继续谋求和法兰克王国的结盟。年,已成为巴塞罗那和赫罗纳两地总督的伊本·阿拉比和萨拉戈萨总督侯塞因结成同盟,他们发动了反对后倭马亚王朝的叛乱。年,阿卜杜·拉赫曼派军北上镇压叛乱分子,不仅没有取得成果,而且其军队将领拉赫反被反叛者俘获。尽管后倭马亚王朝的敌对者们在这次战争中取得胜利,但是他们知道阿卜杜·拉赫曼不会善罢甘休。伊本·阿拉比等人把法兰克王国视为制衡后倭马亚政权的潜在力量,提出和查理曼结盟的设想。他们一致认为双方结盟后抗衡后倭马亚政权的力量势必大大增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49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