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故事学霸查理曼大力发展教育迎来加洛林
提到查理曼,大家都会想到其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取得成就,但查理曼同时还非常重视对国民的教育甚至在他的带领下,法兰克王国还迎来了“加洛林文艺复兴”。查理曼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精通多种语言,甚至连天文、算术都会。他曾经写过一封信给某主教,信中说道:“这几年来,我收到很多修道土为我做的祷告。从他们的信件里,看得出他们的拳拳盛意,我也非常感激。但是呢,这些家伙的文章真是写得很糟糕,这都是不重视教育的结果。每次在信中看到他们的用词用句错误百出,完全不能表达出自己的意思,我都感到非常可惜。我也非常担心我们国家的子子孙孙,他们的文字水平会不会越来越差,差到连《圣经》都看不懂的地步呢?这可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啊!我真心希望你们能够亳不懈怠地去研究文字,虚心地去学习,那你们一定能感受得到《圣经》当中令人绝妙的地方。”
查理曼用心良苦,在帝国内建立了许多宫廷学校和寺院学校,要求贵族和教会的子弟一定要到学校里面去学习。他自己也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经常虚心地向学院的学者求教知识。查理曼还对教会进行了整顿,加强对教士的文化教育,把品行不好、不称职的教士革除出教会。通过对教会的改良,作为政教合一的首领,查理曼的地位更加稳固。
查理曼大帝查理曼教育改革的价值还不止于此。这场运动对欧洲的文化发展也大有好处。从西罗马帝国衰落开始,西欧的文化水平已经在走下坡路。后来“蛮族”不断入侵,令这个衰败的过程加快。克洛维虽然用武力建立起了法兰克,但是这位英勇善战的猛汉并没有在他的国家里重视国民的教育。墨洛温时期法兰克王国内许多人都是目不识丁的文盲。所幸的是,当时的教会在与克洛维合作之后得以生存,法兰克王国内硕果仅存的学校,就是由这群教士建的。
这些教会学校一般分两种,一种是由主教兴办的大教堂学校,这种学校一般要在主教区里面才会有。另一种则是由修道院开设的学校,分布比较广,负责教导修道院里的僧侣,或者是附近村庄的孩子。
两种学校都传承罗马帝国时期的做法,主要给学生教授“七艺”就是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七门学科。其中前三种是主科,后面四门属于“选修课。别看这七门学科好像涵盖面比较广,教授的内容其实都是围绕着教会的,比如天文学只是用来计算教会的节日,音乐课是教他们如何在做礼拜时唱圣歌。墨洛温时期的国家教育都被教会掌控,因此全国的文化水平一直不高,甚至一直到查理·马特那会儿,法兰克王国依旧是全国文盲。教士仅仅能誊抄一些古代手稿,让这些典籍不至于失传而已。
查理曼大帝这种状况一直到查理曼时期才得以改善。如前所述,查理曼自身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深深地为国家大部分人的文化知识水平低下而感到不安。他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并且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首先,他对教会进行了规范化的改造,除了前文提及他肃清了教会内部不符合要求的教士之外,还找来了当时最有名望的大学者阿尔昆,让他带领着一大群学者,一起重新整理各种版本的《圣经》,进行一次全面的校对和翻译,出版了一套正规拉丁文版的《圣经》,这个版本还成为了天主教指定的通用版本。其次,查理曼又大力兴建了许多新学校和图书馆,弥补了墨洛温时期学校被教会垄断的不足。
阿尔昆说道整理出版《圣经》的阿尔昆,不得不提一提他的贡献。阿尔昆出生于英国的约克郡,是一位僧侣。查理曼请他到官廷中,委以帝国的教育改组事宜。阿尔昆劝导查理曼大帝在宫廷中设置学校,亲自编写数学课本,在学校里授课他写的许多初等数学教科书在中世纪广泛流传。阿尔昆对科学的贡献还在于,他坚决反对当时占优势的“世俗学术与教会的学说不相调和”的观点。在他的思想影响下,当时法国和德国创办了一系列初等学校,为在中世纪普及数学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查理曼不单只是在硬件设施上下工夫,除了盖学校之外,他还担心学校的师资水平低下和老师数量不足。他在忙着攻城略地的同时,也不忘在各地聘请了许多有学识的学者到学校里面当老师。除了之前讲到的阿尔昆,还有来自比萨的彼得、伦巴第的保罗等。只要是有学问的人,查理曼就不会放过,甚至女人也可以在查理曼手下得到发光发热的机会。修女利奥巴就是很好的例子。利奥巴出身贵族,从小就在修道院里长大,受到过良好的教育,还能用拉丁文写出优美的诗。她深受查理曼赏识,被任命为陶伯比绍夫海姆修女院院长,查理曼自己也时常跟她学习知识。在这些外国专家的帮助下,查理曼帝国的教育系统才得以完善。
阿尔昆画像最后,查理曼针对全国上下大部分人都还是文盲的这一点,又找到阿尔昆,对古拉丁文进行了改革,做了一些新的书写方式和行文规定。他们还研发了一种新的字体,这种字体写起来非常漂亮,最重要的是易懂又好学。这种字体后来被称作“加洛林字体”。这次文字改革中有一些新规则一直沿用至今。比如句子首单词的首个字母要用大写、句子用标点作为暂停和结束,都是这个时期流传下来的。
在完成了这些工作后,查理曼还时刻鼓励他的臣民要多学习。他还经常以身作则,带头做“学霸”,在他的帝国里营造了一股“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氛围。后人把加洛林王朝这一积极向上的学习时期,称为“加洛林文艺复兴”。这次文艺复兴带来的正面意义,在于罗马衰落之后,西欧终于有人开始有组织地建设文化事业,令古典文化不至于失传,也让法兰克王国一扫过去全国文盲的弊端。
但是,也不要看到“文艺复兴”几个字,就以为这次改革能让法兰克一跃成为思想文化上的大国。其实加洛林的文艺复兴本质上只是一场对过去文化的整理,以及对国民的一场“扫盲”运动,因此取得的效果还很有限。查理曼成功地用武力征服了一大片土地,而这次文艺复兴并没能帮助他在文化上统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从后来“双语广播”的斯特拉斯堡盟约中就可以看出来这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