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巨富,急等IPO深度好文
壹
辽阳首富郑春颖,或将在花甲之年,拿下人生第一个IPO。
9月初,便有伽蓝集团正与华泰国际、瑞银就IPO进行合作的传闻,一个月过去了,传闻愈演愈烈。
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伽蓝集团考虑在香港IPO,拟募资不超过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6.6亿),上市最早可能于年进行。
或许不少人对伽蓝集团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但要说起它是自然堂的母公司,很多人想必会恍然大悟。
不同于之前对上市传闻的及时反应,“只要能够解决资金问题,(伽蓝)就可以不上市”,不上市仿佛成了其特质。对于这次来势汹汹的IPO传闻,伽蓝集团却未站出来否认。
如今,眼瞅着对手借着资本市场不断壮大,“同龄人”珀莱雅已稳坐国产美妆第一品牌,其只比伽蓝大一岁,“后辈”薇诺娜、润百颜、完美日记等来势汹汹,再加上欧莱雅、雅诗兰黛、资生堂、兰蔻等国际美妆巨头的大行其道。
作为集团业绩增长担当的自然堂,势头减弱,或许让伽蓝集团愈发感受到力不从心。
魔镜市场情报数据显示,自然堂在—年期间尚且能挤进天猫双十一护肤品牌TOP10,自年以来再未见其身影,而老对手珀莱雅及新晋品牌薇诺娜风头强劲。今年天猫期间,欧莱雅、兰蔻、雅诗兰黛等国际品牌遥遥领先,国货美妆也仅珀莱雅的表现较为亮眼。
自然堂的市占率不断下滑,由年的第三跌至年的第六,连带着伽蓝的处境也并不甚乐观。
贰
郑春颖做梦或许都未料到,伽蓝会在20岁之际走向资本市场。
更让人难以想到的是,这场一定意义上属于女性美妆护肤的故事,是由一位来自东北的中年大叔在上海谱写的。颇具故事色彩的是,郑春颖的人生经历称得上是“山路十八弯”。
据说,伽蓝集团这个名称取自北魏《洛阳伽蓝记》,伽蓝意为“花果蔚茂,芳草蔓合”之地。
作为伽蓝集团的创始人,郑春颖生于年,是“知识改变命运”切切实实的受益者,年高考恢复,80年代,他以辽宁省辽阳市文科榜眼的成绩考入东北财经大学商业经济系。
大学毕业后的郑春颖和同一时代的企业家一样,端起了铁饭碗,在辽阳市财政局谋了份差事。他后来用“30岁已经看到60岁的人生”来形容这份干了10年的工作(坊间传闻,他还曾去辽阳市一乡镇中学支教任老师一年),后来他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扔掉铁饭碗。
郑春颖没有多少时间用来伤悲秋,他在辞职后便迅速找出路。年,一次偶然机会他发现有不少人愿意花费数月乃至一年工资做美容护理,便打起了“面子工程”的主意。
他信奉“借地生财”,不久便离开家乡,选了沈阳作为第一次创业之地,与人合伙做起美容院生意。据他后来回忆,开业第二天顾客便络绎不绝,首月盈利7万多,不到半年,他已开了7家店。
在郑春颖看来,做生意能否成功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他认为,当时的美容行业不缺服务,而是缺产品,唯有产品进入市场,才有可能成功,而且创业能否成功的前提条件是选择有利之地。
上海成为他创业的第二站。90年代,中国美妆市场刚刚起步,消费潜力巨大,上海作为东方的巴黎,开放的大潮让这里的美妆产业一路上扬,满大街都是雪花膏、胭脂、香水等广告。年,郑春颖带着经营美容院生意的经验来到上海筑梦。
其实自90年代始,美妆行业就已经成为不少人的掘金目标,本土美妆护肤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头。
年,李志达创办小护士;同年,名叫方宜新的医生下海创办了东洋之花化妆品;年,北京农业大学教授丁家宜与他人联合推出丁家宜护肤品;年,潮汕人张楚标成立丹姿水密码;年,河南人胡兴国从代理商转做厂商,创建美肤宝;年,孙怀庆创立丸美;同年,生于医药世家的封帅在上海成立了相宜本草;国内知名化妆师毛戈平也是这一年打造出了同名品牌毛戈平。
在郑春颖推出自然堂时,潮汕人唐锡隆在广州创建了中国彩妆第一品牌卡姿兰。次年,即年唐锡隆老乡吕义雄在上海创立韩束,一年后,温州人侯军呈决定结束代理生涯,创业成立珀莱雅……温碧泉、御泥坊等也集中在这一时期成立。
来到上海3年后,郑春颖注册了伽蓝集团,并推出美素、自然堂两个品牌。彼时国内美妆护肤行业流行专业线渠道玩法,在郑春颖的运作下,自然堂很快便成为国内美妆店渠道第一品牌。
年,在完成对美妆店渠道的打造后,其陆续进军商超渠道、在百货商场设专柜。过去十几年中,自然堂的终端网点数量超2万家,与珀莱雅、韩后不相上下。
作为郑春颖旗下第一“悍将”,自然堂为母公司伽蓝集团的崛起和老板的百亿身家贡献了半壁江山。
郑春颖去年以亿元身家上榜胡润百富榜,并跻身本土美妆第四大富豪,仅在华熙生物赵燕、贝泰妮郭振宇以及巨子生物范代娣、严建亚夫妇之后,某种角度,他也称得上是辽阳首富。
伽蓝集团旗下目前拥有7个品牌,除了自然堂和美素,近年来为了吸引更年轻的消费群还推出了更加年轻化的植物智慧、春夏、珀芙研,香水莎辛娜,以及几乎所有本土美妆企业都在做的婴童护肤系列“爱如己出”,希望探索新的增长曲线。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异常骨感。
以伽蓝旗下7个品牌在抖音旗舰店中的销量为例,截至10月9日午间,莎辛那店里最高的一款产品销量单;美素店铺的总销量不足6万单;第一增长曲线自然堂的总销量为.8万单……7大品牌的总销量仅为珀莱雅(.1万单)的一半左右。
数据虽不能说明全部,但却能直观反映出品牌在消费市场中的影响力和受欢迎度。
这边,第一增长曲线自然堂疲态明显;那边,被寄予希望的业绩新增长点还未看到成效。
伽蓝集团此时坐不住,传出IPO也并不意外。
叁
郑春颖创业至今,一直未对外融资。
本土美妆护肤品牌的重营销、轻研发一直为外界所诟病。珀莱雅—年销售费用累计逾62亿元,薇诺娜母公司贝泰妮同期销售费用总计近50亿元……伽蓝虽未公布过相关数据,不过旗下一众品牌代言人多是顶级流量,王一博、王俊凯、虞书欣、赵露思等。此外,集团旗下的产品品牌也在通过冠名、植入等提升品牌曝光度和影响力。
如此一来,伽蓝集团的销售、营销、研发等在内的费用,主要来自自身的现金流,而年集团营收为56.9亿元,结合伽蓝过往给出的“只要能够解决资金问题,就可以不上市”的回应,由此引发了外界对公司是否缺钱的猜测。
据“商业人物”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9月,目前有15家左右国货美妆相关企业排队IPO,其中包括毛戈平、环亚科技(旗下有法兰琳卡、美肤宝、滋源等15个品牌)、润本生物三家美妆品牌商。
成功上市的却屈指可数。其中虽身处医疗赛道,但某种程度也属美业的敷尔佳运气不错,自年8月首次向创业板提交上市申请后,2年左右便成功挂牌深交所,成功拿下“医美面膜”第一股。巧合的是,敷尔佳创始人张立国与郑春颖是东北老乡。
不同于张立国,毛戈平则没有这份幸运,上市之路则是一波三折。其和伽蓝前后脚成立,自年12月首次披露招股书后,IPO闯关7年仍未果,作为国货彩妆品牌初代目的它,IPO状态在上个月再次按下暂停键。
本土护肤品牌的发展路径几乎没两样,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依靠下沉市场的CS渠道,即化妆品专营店、下沉城市的电视购物渠道,迅速崛起。年前后,本土化妆品形成了G8阵营,即8个一线本土品牌(自然堂、珀莱雅、欧诗漫、百雀羚、丸美、卡姿兰、相宜本草、韩束)。
如今仅剩自然堂、欧诗漫、卡姿兰、相宜本草未上市,其中相宜本草早在年就曾计划赴港上市,也是至今未果,去年又启动了A股IPO进程。
旗下拥有韩束、一叶子、红色小象等品牌的上美股份三次递表,耗费2年左右才在港交所挂牌;丸美生物苦熬5年才上市;如今国货美妆护肤第一品牌珀莱雅从筹备、申请、排队到敲钟上市整整用了6年。
毋庸置疑,上市定能为伽蓝集团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只是结合同赛道的对手上市之路,或许不是一条坦途。
郑春颖曾提出要将伽蓝打造成中国最大的化妆品企业集团,并将品牌打造成世界级品牌。眼下其一手打造的第一增长曲线遇困,这位来自辽阳的美妆首富会改变目标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9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