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1、给水系统管道安装3
2、排水系统安装6
3、雨水系统安装7
4、管道系统附属设备、部件安装7
5、设备安装9
6、管道防腐12
7、管道试压及冲洗13
8、管道消毒14
9、管道标识15
10、系统试运转及调试15
生活给水系统采用变频水泵加压及串联水箱供水方式,竖向分为3个区。商业生活给水系统首市政直供,二层及以上由生活变频水泵组加压供水。
管材及连接:系统的干管、立管及外露的管道采用内衬塑钢管,DN<时采用丝扣连接,DN≥时采用沟槽连接;楼层内住宅入户水表后的给水支管采用PP-R给水管,采用热熔连接。
本项目室内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废分流制,±0.00以上为重力自流排入室外管网,地下室排水采用潜水排污泵提升至室外排水管网。
管材及连接:(室内管材含各排水系统的埋地引出管道)
1)室内排水管道(含污、废水管道,阳台雨水管道,空调冷凝水管道,通气管道)及其配套管件均采用白色UPVC塑料排水管,接口溶剂粘接;裙楼的排水干管(含转换层的汇总干管、横管,底部排水引出管)采用UPVC承插柔性扩口压力排水管道(加厚壁),接口胶圈连接;其排水横管、立管底部弯头采用加厚UPVC塑料管件。
2)天台重力式雨水管道系统采用白色UPVC塑料排水管,接口溶剂粘接。
首层排水立管及横管均采用采用国标机制排水铸铁管,接口采用橡胶圈密封,S(即SUS)不锈钢卡箍连接。
3)地下室潜水泵提升系统采用内涂塑钢管,DN<时采用丝扣连接,DN≥时采用沟槽连接。
1、给水系统管道安装
l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预制加工→卡架安装→干管安装→立管安装→支管安装→管道试压→防腐→冲洗→消毒
沟槽成型示意图
沟槽规范表
沟槽式连接原理见下图:
图一图二
l技术要求
(1)生活给水干管采用钢塑复合管,DN≤螺纹连接,DN>沟槽连接,工作压力按其所在位置的管道压力确定。卫生间支管采用PPR管,工作压力1.0MPa。
(2)给水管道必须采用与管材相适应的管件。生活给水系统所涉及的材料必须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管道必须有达到饮用水标准的材质证明文件。
(3)阀门采用全铜阀门,其工作压力按其所在位置的管道压力确定。
(4)给水泵及其管道上安装带有阻尼装置的缓闭消声止回阀,。减压阀采用能减静压的可调先导式减压阀。
(5)给水管道在地下室穿外墙时,应采取防水措施,采用防水套管。给水管道穿卫生间和厨房楼板时安装钢制套管。高出装饰地面20mm,在安装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安装在墙壁内的套管其两端与饰面相平。穿过楼板的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用石棉材料封实。管道的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
(6)给水管给水横管按0.-0.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热水管的坡度不小于0.。
(7)钢塑复合管水平、垂直安装的支架间距应按照《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表3.3.9的要求进行。
表3.3.9钢塑复合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
公称直径(mm)
12
14
16
18
20
25
32
40
50
63
75
90
支架最大间距
(m)
立管
0.5
0.6
0.7
0.8
0.9
1.0
1.1
1.3
1.6
1.8
2.0
2.2
2.4
水平管
冷水管
0.4
0.4
0.5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5
1.55
热水管
0.2
0.2
0.25
0.3
0.3
0.35
0.4
0.5
0.6
0.7
0.8
(8)管道支、吊、托架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位置正确,埋设应平整牢固。
?固定支架与管道接触应紧密,固定应牢靠。
?滑动支架应灵活,滑托与滑槽两侧间留有3-5mm的间隙,纵向位移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无热伸长管道管道的吊架、吊杆应垂直安装。
?有热伸长管道的吊架、吊杆应向热膨胀的反向位移。
?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管道支、吊架不得影响结构的安全。
(9)冷热水管道同时并排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上、下平行安装时热水管在冷水管道的上方,垂直并排安装时热水管在冷水管的左侧。
(10)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1m。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间的最小水平净距不得小于0.5m;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给水管应铺在排水管上面,若给水管必须铺在排水管下面时,给水管应加套管,其长度不得小于排水管管道径的3倍。
2、排水系统安装
l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预制加工→干管安装→立管安装→支管安装→卡件固定→封口堵洞→闭水试验→通水试验
铸铁排水管道施工步骤见下图:
程序一程序二程序三程序四
l技术要求:
(1)压力排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DN≥采用卡箍连接,DN<采用螺纹连接;裙楼排水管采用PVC-U管,承插连接;塔楼低区排水干管采用机制铸铁排水管,排水配件应采用相应的材料。
(2)排水立管在最底层和最高层,中间每隔一层设检查口,检查口距楼板1.1米。所有地漏自带或配套存水弯,其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毫米,严禁采用钟罩式地漏。
(3)排水管道除图中注明外均按如下坡度进行,DN50时坡度i=0.;DN75时坡度i=0.;DN时坡度i=0.02;DN时坡度i=0.01。排水管道不应倒坡。
(4)卫生器具选型应满足室内装修要求,器具、五金配件存水应成套配置,并符合节水要求。卫生器具、地漏等下水口,穿楼板位置根据定货的卫生设备尺寸,在施工中预留孔洞,待管道安装完毕,所有孔洞应用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封堵。
(5)通向室外的排水检查井的排水管,穿过墙壁或基础必须下返时,应采用45度三通和45度弯头连接,并应在垂直管段顶部设置清扫口。
(6)用于室内排水的室内管道、水平管道与立管的连接,应采用45度三通或45度四通和90度斜三通或90度斜四通。立管与排出管端部的连接,应采用两个45度弯头或曲率半径不小于4倍管径的90度弯头。
(7)排水系统竣工后的闭水、通水、通球试验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规定。
3、雨水系统安装
l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预制加工→管道安装→卡件固定→闭水试验→通水试验
l技术要求:
(1)裙楼天台重力雨水管PVC-U管,承插连接;裙楼天台虹吸式雨水管采用HDPE管,热熔连接;办公楼天台重力雨水管采用涂塑钢管。
(2)雨水斗管的连接应固定在屋面承重结构上。雨水斗边缘与屋面相连接处应严密不漏。
(3)雨水管应做灌水试验,高度必须达到每根立管最上部的雨水漏斗。并作好相应记录。
4、管道系统附属设备、部件安装
4.1各类阀门安装
(1)阀门、部件的规格型号、公称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热水系统的阀门应符合温度要求,阀体铸造规矩,表面光洁,无裂纹,开关灵活,关闭严密等。阀门及其附件应配备齐全,不得有加工缺陷和机械损伤。
(2)阀门的安装应位置、方向正确。阀门应在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合格后进行安装。试验应在每批(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数量中抽查10%,且不少于一个,对于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应逐个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3)阀门的允许偏差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成排阀门在同一平面上安装高度一致,中心线允许偏差不超过3mm。
(4)热水系统温度控制器及阀门应安装在便于观察和维护的位置。
(5)阀门安装法兰连接法兰盘应相互配套,法兰螺栓直径和长度应符合标准,拧紧后,突出螺母的长度不应大于螺杆直径的1/2,且长度基本一致。
(6)阀门法兰连接时衬垫不得凸入管内,其外边缘接近螺栓孔为宜,不得安装双垫或偏垫。
4.2卫生洁具的安装
(1)卫生器具的安装应采用预埋螺栓或膨胀螺栓安装。
(2)卫生器具的安装高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按规范7.1.3的相关要求进行。
(3)卫生器具给水配件的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按规范7.1.4的规定。
(4)排水栓和地漏的安装应平整牢固,低于排水表面,周边无渗漏。地漏水封高度不得小于50mm。
(5)卫生器具交工前应做满水和通水试验。
(6)卫生器具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7.2.3的规定。
表7.2.3卫生器具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坐标
单独器具
10
拉线、吊线和尺量检查
成排器具
5
2
坐标
单独器具
+15
成排器具
+10
3
器具水平度
2
用水平尺和尺量检查
4
器具垂直度
3
吊线和尺量检查
(7)卫生器具的支、托架必须防腐良好,安装平整、牢固,与器具接触紧密、平稳。
(8)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应完好无损伤,接口严密,启闭部分灵活。
(9)与排水横管连接的各卫生器具的受水口和立管均应采取妥善可靠的固定措施;管道与楼板的接合部位应采取牢固可靠的防渗、防漏措施。
(10)边境卫生器具的排水管道接口应紧密不漏,其固定支架、管卡支撑位置应正确、牢固,与管道的接触应平整。
5、设备安装
l工艺流程:
基础检查验收→设备运输→设备就位→设备保护→现场配管安装→试验→系统调试
l技术要求:
(1)水泵、水箱等设备安装前,应认真熟悉施工图纸,设备说明及有关技术文件(装箱单、装箱手册等),针对使用情况对装箱单进行复核,有关设备要汇同有关人员共同对设备进行开箱点件,办理移交手续。开箱时,对照装箱单对全部设备、零部件、附属材料及专用工具进行复核、清点,确认设备零部件、规格数量与装箱文件和施工图纸是否相符,检查设备在运输过程中是否受到损伤,及时发现供货时可能发生的错误和损坏,各方有关负责人在开箱报告、《进场设备检验记录表》及有关技术资料上签字。
(2)在土建施工完毕,现场清理干净后,按土建施工图和设备安装图对已完成的基础进行复核、检查,符合水泵、热交换设备、等主要设备尺寸和基础预留尺寸是否相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认无误后按土建预留标记对基础标高和中心线进行确认划线,并填写《预检工程检查记录》。
(3)设备搬运及安装:针对各设备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将设备运至安装现场。搬运前,仔细阅读有关技术资料,设备二次搬运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损伤。设备的垂直运输,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尽量利用土建机械(提升机、塔吊等)以及未及时封闭的墙孔,及时将设备运至相应楼层的安装现场妥善保管,水平运输采用手动插车或滚杠。吊装时,若设备有其它特殊要求(吊点、吊具等)一定严格按供货厂商要求进行。
(4)水泵、水箱、水池、气压给水设备等供水设施及其附属管道的安装,应清除其内部污垢和杂物。安装中断时,其敞口处应封闭。
(5)水泵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应按照下表要求进行。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泵体水平度(1m)
0.1
水平尺和塞尺检查
联轴器
同心度
轴向倾斜(1m)
0.8
水准仪、百分表(测微螺钉)和塞尺检查
径向位移
0.1
(6)水泵安装泵壳不应有裂纹、砂眼及凹凸不平等缺陷。水泵试运转,叶轮与泵壳不应相碰,进出口部位的阀门应灵活。轴承升温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5.1水泵安装方案
5.1.1水泵安装
基础放线:按施工图和有关建筑物的轴线和标高线,划定安装的基准线。
测出每台设备下弹性底座的安装位置,处理基础预埋钢板表面。
先把弹簧底座放在基础上,再将设备置于弹簧底座上。并初步调整固定。
把整体支起装入8个弹簧盒,按基准线调整弹簧位置,使弹簧的预压缩高度一致,然后将弹簧盒现场焊接在底座和基础上。
将设备安装好,如果设备带有电机,要检查电机与设备转动件是否同心等高。保证联轴器位置的间隙。螺栓及联轴器按规范施工。
一般情况下,设备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1/0。
将弹簧压缩到工作位置,再检查电机与设备转动件是否同心等高,保证联轴器位置的间隙,这时可使用弹簧盒下面的调节螺母,使之达到要求。
设备装完要填写报检单,按规定办理报验手续。设备试运转前,应检查电机的转向是否正确,各固定连接部位有无松动;泵各润滑部位加注润滑剂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有预润滑要求的部位应按规定进行润滑。
各指示仪表、安全保护装置及电控装置均应灵敏、准确、可靠。盘车应灵活,无异常现象。
设备空负荷试运转,检查泵的固定部位是否有松动,转子及运动部件,是否有异常声响和摩擦现象,润滑油不得有渗漏和雾状喷油现象。
设备在额定工况点连续试运转时间不应小于规定运转时间。准备好交工及验收资料,办理交工手续。
5.1.2水泵连接管安装要求
吸水管尽可能短,减少弯头等管件,要保证接口严密,不能吸入空气。
吸水管至水泵进水口的水平管段,应至少有0.的上升坡度,吸水管与水泵进水口之间,不允许存在空气囊,管路变径应安装平面向上的偏心异径管。
水泵进、出水口在装设异径管之后,为缓解振动需安装可曲挠接头。
管道及阀件的重量不能由水泵承受,应单设承重支座或吊架。
同类型的管道附件,除有特殊要求外,应分别安装在同一高度。
明装管道成排安装时,直线部分应互相平行。曲线部分:当管道水平或垂直并行时,应与直线部分保持等距;管道水平上下平行时,曲率半径应相等。
5.2设备减震方案
由于生活水泵房设于地下层,在设备运转时会产生较大噪声及震动,以及向外扩延。
水泵运转时产生较大的震动,设备运行时,会因转动部件的质量中心偏离轴中心而产生振动。该振动传给支撑结构(基层或楼板),并以弹性波的形式从运转设备的基础建筑结构传递到其它部位,再以噪声的形式出现,称为固体噪声,振动噪声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也会影响到周边环境,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根据本项目生活水泵的安装位置,采用如下图所示的设备减震措施,即在泵体底座四角安装弹簧减震器,弹簧减振器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隔振降噪效果好、安装方便等特点,此方法可满足水泵房设备减震的要求。
6、管道防腐
l工艺流程
除锈→刷漆
l技术要求
(1)焊接、无缝钢管除锈后外刷防锈漆二道,调和漆二道外刷防锈漆二道。
(2)镀锌钢管丝接处外露部分刷防锈漆处理。
(3)铸铁管明装部分除锈后刷,埋地部分刷乳化沥青二道,埋入混凝土部分的管道不做防腐处理。
(4)镀锌钢管明装部分外刷银粉二道,暗装部分外刷银粉二道。
7、管道试压及冲洗
l工艺流程
管道安装→阀门试验→分区、分层、分系统、分段压力试验→系统压力试验→管道冲洗→排水、雨水管道灌水实验→排水管道通球试验→排水系统通水试验
l技术要求
(1)各种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作水压试验,非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做灌水试验。
(2)室内给水管道干管采用钢塑复核管,支管采用PPR管,其管道试验压力应按GB-2《建筑给水排水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进行。室内给水干管试验压力见给排水施工总说明表;
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min,压力降不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为合格。支管试验压力为1.0Mpa,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1.15倍状态下稳压2h进行检查,压力降不应大于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
(3)生活给水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须冲洗和消毒,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方可使用。
(4)消防管道在试压合格后应进行系统冲洗、排污,以目测排出口的水色和透明与入口对比相近,无可见杂物为合格。
(5)给水系统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通水试验并作好记录;生活给水系统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冲洗和消毒,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方可使用。
(6)排水管道、雨水管道在安装完毕后进行灌水试验。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其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地层地面高度,满水30min水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5min,液面不降,管道及接口无渗漏为合格。安装在室内的雨水管道,灌水高度必须到每根立管上部的雨水斗,灌水试验持续1h,不渗不漏为合格。
(7)水箱应做满水试验,在静置24h不渗不漏为合格。
(8)排水主立管和水平干管管道应做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径的2/3,通球率必须达到%。
(9)阀门安装安装前,应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应在每批(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数量中抽查10%,且不少于1个。对于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阀门,应逐个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10)阀门的强度试验为公称压力的1.5倍,严密性性试验为公称压力的1.1倍,试验压力在试验持续时间内应保持不变,且壳体填料及阀瓣封面无渗漏,阀门试压的试验持续时间应不少于下表的规定
阀门试验持续时间
公称直径DN(mm)
最短试验持续时间(s)
严密性试验
强度试验
金属密封
非金属密封
≤50
15
15
15
65-
30
15
60
-
60
30
8、管道消毒
l技术要求:
在《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关于管道消毒有以下两项强制性标准要求,分别针对于室内生活给水和室外建筑给水。“生活给水系统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须冲洗和消毒,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方可使用。”“给水管道在竣工后,必须对管道进行冲洗,饮用水管道还要在冲洗后进行消毒、满足饮用水卫生要求”。
l消毒方法
(1)给水管道系统水压试验已合格,放空管道内的试压用水,各配水点与配水管连接后,进行管道系统的消毒。向管道系统内灌注含20-30mg/L有效氯的溶液,浸泡24h以上。
(2)使泵运转,让循环水通过管道系统持续一天,一天循环完成后,卸掉并清洗所有过滤网,再在所有低点排放。
(3)完成上述循环之后,彻底将水排出系统,再用干净的水充满后,再使之循环一天。随后应实施化学测试以确定水中是否含有PPM或更少碱性,如多于PPM时,则再排放,再补充,再继续开动水泵直到碱性合格为止。PH值应保持在8.5-9.5之间。
(4)最后用生活饮用水对管道进行冲洗。
(5)室外管网可以同室内管道及生活饮用水池等一起消毒,也可单独进行。消毒结束后查看卫生监督部门提供的消毒检验报告,以卫生监督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为准,判定消毒是否合格。
9、管道标识
(1)为检修方便,敷设在管道层、管道井及吊顶内的各种给排水管道应刷以不同颜色以便区分。除中水系统外标志颜色可按常规处理。
(2)全部机房内设备应挂牌标识,机房内管道有名称箭头等。
(3)地下室明装、管道井内管道要有名称和流向标识。
10、系统试运转及调试
l工艺流程:
设备单机试运转→系统联动试运转
l技术要求:
(1)水泵试运转,在设计负荷下连续运转不应少于2h,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运转中不应有异常振动和声响,各静密封处不得泄漏,紧连接部位不应松动;
?滑动轴承的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滚动轴承的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
?动轴封填料的温升应正常,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普通填料泄漏量不得大于35~60m1/h,机械密封的泄漏量不得大于10ml/h
?电动机的电流和功率不应超过额定值。
(2),在各种设备系统连接与试运转过程当中,应由有关厂家参加协调,进行统一系统调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详细的调试记录。
朋友醉好朋友醉好,共享资源,勇往直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