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住五台山年了为何我们看
-?免费结缘平安护身符
应大家要求,从本期开始为您分享《巡礼大五台》系列文章,请跟随我们一切走进大五台,走进祖师们的心灵世界...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历史上最早形成的佛教名山之一,也是中国唯一一个出现佛经中的佛教圣地,换言之,中国只有五台山被佛陀金口玉言所授记。
1、五台山的过去
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五台山为神仙方士所居,是道家之“福地洞天”。明代释镇澄所著《清凉山志》中说:
“汉明之前,圣教未到。台山圣境,闻者尚稀......五峰无路,人迹罕通。其川原之处,皆黄冠所居。每望五峰之间,祥光焕发,神灯夜流,皆以为神人之都。“
总之,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五台山为道家所有,常有神人出入,灵异常现。道家的经典《仙经》中记载:
“五台山名为紫府,常有紫气,仙人居之。”
2、文帝、明帝与汉地佛法
《五台县志》第40页、页、页载:
“公元前年,汉文帝刘恒曾游猎于南神垴。”
汉文帝刘恒是最早临幸五台山的帝王,常常在五台古南台(今俗称南神垴)打猎悟道,得大智慧,一个弱势皇子,凭借高超的智慧闪电般登上皇位。公元67年汉文帝第八代子孙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将佛法迎请到中华大地。史料中载:
“帝梦金人,身高丈六,项佩日轮,光芒四射,金色灿烂,飞行于殿。帝醒为奇,翌晨问太史傅毅曰:“何兆也?”对曰:“西方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即佛也。”于是派遣蔡愔等十八人西访,至大月氏国,遇迦叶摩腾及竺法兰二圣僧,持佛像、舍利、贝叶经东来。”
3、文殊西来入住五台山
据《文殊般涅槃经》记载:
“如是大士。久住首楞严三昧。佛灭度后。四百五十岁。当至雪山。为五百仙人。说法教化。成就令不退转。”
文殊菩萨在佛陀涅槃之后四百五十年来到五台山。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中授记:
“大支那(汉地)是文殊菩萨殊胜的住地。菩萨化身为八、九岁的童男来到殊胜的圣地。”
从以上经文中我们知道文殊菩萨大约在公元前36年就来到五台山为五百仙人说法,教化众生。
4、印度菩萨东适华夏
据《五台山灵迹华严经传记》(合刊)记载:
“汉印度国有摩滕。法兰二菩萨。以天眼观震旦有情。有大乘根器者已熟。幷观五台文殊所居。而圣教未至。知归者少。遂齎释迦文佛画像。並四十二章经。将东适震旦。时汉孝明帝。於永平七年正月。夜梦金人。时汉孝明帝。於永平七年正月。夜梦金人。身高丈余。赫奕如日。来诣殿庭。旦令占之。”
西汉时期的摄摩腾、竺法兰二位菩萨,具有天眼的神通,看到华夏众生大乘之根器已经成熟,而且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萨所居住的地方。但是佛法没有传到中国,知者甚少。于是将佛陀的画像及四十二章经带向中国。
5、明帝夜梦金人佛法进入华夏大地
当时,汉明帝夜里梦到金人,身高一丈多,光明如日,第二天上朝让大臣占卜所梦。
《五台山灵迹华严经传记》记载,会占卜的大臣传毅告诉汉明帝:
臣远阅览《周书異记》,西方有大圣人出世,灭度千年之后其圣教将传至中华,今天陛下所梦,就是如此。
于是,汉明帝派遣十八位使臣向西寻访,至大月氏国,正好与摄摩腾竺法兰相遇,一起返回中国。在永平十年十二月返回洛阳。
6、明帝梦已成真
将《四十二章经》和佛像交给汉明帝,明帝一看,果然与自己所梦之金人一摸一样。明帝将自己所梦告诉摄摩腾与竺法兰。
7、佛陀为何不在中国出世
摩腾法兰回答道:
“此如来以大法嘱累於陛下也。愿陛下勉之。”
这是如来将圣教嘱咐于陛下,希望陛下尽力弘扬。
明帝又问道:
“法王出世。何以御下及此。”
佛陀出世的时候,何不到中国来呢?
摄摩腾、竺法兰回答道:
“大圣应必以时。形必以感。彼土乃土千世界之中。群灵並集。根器先熟。他机未感。故佛不应。譬之池澄而月皎。否则晦矣。岂月之咎哉。虽然。教光所及。各有迟速。亦随其宜也。”
佛陀出世必然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那里(古印度)群灵并集,根器先一步成熟。而华夏众生的根器并未成熟,因此佛没有在中国出世。
就好像池中之水,清则月影明亮。否则月影昏暗。月影的明暗岂是月亮之过呢?虽然佛法光芒所照之处各有迟早,但是都随其所缘。
明帝继续问道:
“此土岂无圣人居化耶。”
这里难道就没有圣人教化吗?
摄摩腾、竺法兰回到说:
“此土有五台山者。乃文殊大士所居。摄化无量天龙鬼神。然非戒定澄神者。莫能覩也。”
华夏大地有五台山啊,这里是文殊菩萨居住之地。正在教化无量的天龙鬼神。但是没有戒定成就的人是看不到的。
8、到达中国的第一部佛经
《五台山灵迹华严经传记》中说,摄摩腾竺法兰两位菩萨当机译出《四十二章经》也是中国第一部佛经。
9、中国最早的本土僧人
第二年,两位菩萨就朝拜五台山。回来后奏请明帝在五台山开辟道场。摄摩腾说,五台山酷似印度之灵鹫山,寺院依据山的名称也叫灵鹫寺。明帝又以圣教信仰之初始,就在“灵鹫寺”之前有加了“大孚”两个字,孚即“信”之意。最先度化了几十位僧人住在大浮灵鹫寺。
10、佛道之争
之前,五台山是道士所居之地,圣教到来之后,异道黯然失色。于是在永平十四年正月(公元73年)五台山道士白鹿等,与五岳诸道士善信等,一同谋划奏请明帝用焚经的方法,辨别佛教与道教经典的真伪。真经则留在五台山,伪经则逐出五台山。
十五日明帝到了白马寺,道士就设坛将道教经书放入其中,摄摩腾将佛舍利、佛经及佛像置于道西。供斋后,道士手执香矩,绕坛祈祷说:
“臣等上启太极大道原始天尊,众仙百灵!今天胡神乱我华夏,人主信邪,正道失踪,玄风坠绪。臣等敢置经坛上。以火取验。欲使开示蒙心。得辨真伪。”
于是,点火焚经,经文立即化为灰烬。道士们大惊失色,欲止而不能。此时,佛教经文与佛像在烈火中安然无恙。舍利更加光明,盘旋在空中变为宝盖。摄摩腾升腾在空中,示现十八种神变后,为明帝说偈语道:
狐非狮子类,
灯非日月明,
池无巨海纳,
丘无嵩狱荣,
法云垂法界,
法雨润群萌,
显通希有事,
处处化群生。
说完后,旋即回到印度。
11、唐太宗感叹焚经台
后来到了唐朝,唐太宗登临焚经台有诗为证:
门径萧萧长绿苔。
一迴登此一徘徊。
青牛谩说函关去。
白马亲从印度来。
确定是非凭烈焰。
要分真伪筑高台。
春风也解嫌狼藉。
吹尽当年道教灰。
-点击蓝色文字结缘
点击领取大悲咒水晶杯
点击领取念佛计数
点击领取精美琉璃吊坠
点击领取手抄本字帖
点击领取香囊护身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