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法兰等抗癌药未入市催生地下黑市代购
来源:新京报
6月2日,一名代购者向新京报记者提供的美国版(左)和瑞士版(右)马法兰针剂实物照片。
6月2日,代购者向记者提供多种马法兰针剂的报价。
在某肿瘤论坛中,很多人在求购抗癌药马法兰。
看到抗癌特效药有望简化审批且零关税进入市场的消息,章琪夫妻俩又想起了两年前为了保住儿子眼睛,不得已“举牌寻药”的场景:夫妻俩站在济南泉城广场的中心,举起一块泡沫板,上面写着“马法兰来救命”,醒目的白底红字。
当时他们的儿子小泽泽刚一岁,但因患视网膜母细胞瘤,右眼肿大面临摘除。医生告诉章琪,马法兰这种国外的抗癌药疗效好,或许能保住孩子的眼球。
然而,马法兰并未在内地上市,章琪遍寻不得,无奈“出了个下策”举牌求助。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在肿瘤患者群里,几乎每天都有人在寻找马法兰,但苦于“没有身份”,这种药多以隐秘的方式流入内地,形成一张地下供需网络。
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主任孙媛告诉记者,虽然没有准入,但马法兰在国外有十多年临床经验,对多种实体瘤的疗效都是不可替代的,甚至是必需品。她还提到,不只是马法兰,不少国际公认的抗癌药在内地都面临“有名无分”的尴尬处境。业内人士称,究其未在中国内地入市的原因,一是审批问题,二是药企的成本考量。
“救命药”的上述困境,引起了各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