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特派参考大量德彪西音乐让电影处
早在两年前已经听闻鬼才导演韦斯·安德森计划拍摄电影《法兰西特派》,邀请艾德里安·布洛迪、蒂尔达·斯文顿、“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等一众既有名又有趣的演员,让人好奇不已。演员阵容固然令人咋舌,不过对于我们这样的《纽约客》杂志重度拥趸而言,单是见到那些宛若知名杂志经典封面的电影海报,已经足够引颈期待。
电影《法兰西特派》海报
《法兰西特派》以几个故事片段连缀而成,采用拼贴手法叙事,故事之间各自独立又彼此关联,共同温情回望纸媒曾经的风华和绚丽。电影剧本以倒序写成,回溯这间名为“法兰西特派”的特色杂志如何从一间驻法国城市的美国杂志社中诞生,以及多位怪咖名记者如何以古怪、独特又不乏深意的方式采访监狱里的艺术家、罢课学生领袖乃至街头流浪汉等,记录这座城市的新旧与兴衰。观看两个半小时的影片,宛若从头至尾翻看整本杂志,苦乐悲喜交织,不忍释卷。
韦斯·安德森的电影作品之所以极富个人风格,不单在于他天马行空的剧情构思,还在于影片的用色瑰奇。有人用“马卡龙式”来形容影片的用色,以法式经典甜品来晕染一部充满法式浪漫与奇幻的电影,我觉得十分恰切。影片将黑白二色与缤纷彩色彼此穿插,令到影片氛围时而诙谐、时而忧郁,时而搞笑、时而深沉。人们总是说:喜剧的内核常常是悲剧。这部影片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影响无远弗届的当下,再讲述报纸和杂志社一众作者和编辑的故事,是导演也是一众对字纸深怀感情的人们的至深心声。
用色之外,电影配乐亦是一大特色。音乐点缀影片间隙,好像精致法国甜品上的一粒樱桃,看似不经意,实则不可或缺。为影片创作配乐的作曲家亚历山大·德斯普拉曾获得十次奥斯卡原创音乐提名,并凭借《布达佩斯大饭店》和《水形物语》两度获奖。他曾在接受访问时,称这电影“美丽、有趣、疯狂”,而他在处理配乐的时候,“参考了德彪西、萨蒂等作曲家的大量音乐,以确保让电影处在达达主义情绪的地带”。
德彪西的音乐一直为德斯普拉所爱,在《法兰西特派》中,亦有这位法国印象派作曲家的钢琴作品选段。当欧文·威尔逊饰演的记者骑着自行车在法国小城自在穿行的时候,德彪西的《第一华丽曲》顺势出场,高低起落,轻盈迷离,宛若一首流丽的诗。
德彪西一生创作的众多钢琴曲中,两首华丽曲颇受乐迷欢迎。这位法国作曲家将自己的音乐创作理念糅入华丽曲的写作之中,将这一曲式推向新情境。古典主义发展至后期,大部分作曲家愈来愈追求曲目编制的宏大和配器的丰富,而这些并不是德彪西的追求。他更关心细腻和微妙的情绪,以迷人的装饰音、和声的多变以及编曲的不循常理,挑战既有的风格。从这一层面看,德彪西与《法兰西特派》的导演安德森都扮演着某种“反叛者”的角色:当德彪西以精巧迷人的乐音对抗古典风格的庞然时,这位美国当代导演在如今的电影世界中同样凭借独树一帜的风格,对抗商业电影的程式和逻辑。
少了安德森的电影圈,票房数字恐怕不会有显见的下跌,但人们对电影的想象和期待,恐怕会减低不少。就像《法兰西特派》中即将停刊的杂志那样,虽古怪另类,虽不紧随时代潮流,却让人念兹在兹,久久难忘。
(原标题:德彪西那首流丽的诗)
来源:北京日报作者:李梦
流程编辑:TF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451.html